top of page

創投失敗的原因不是沒錢,而是沒案子!認識新創與投資人都該知道的 Deal Flow 經營術

  • 作家相片: L L
    L L
  • 9月10日
  • 讀畢需時 4 分鐘

你真的有在經營 deal flow(案源流)嗎?

想像一下:你開了一家店鋪,最怕什麼?沒客人。同理,在創投圈,最怕的就是「沒案子」。


對於創投、私募基金(PE)、企業併購(M&A)來說,Deal Flow 就是「生死線」,沒有新的好案子進來,等於沒東西可以投資,沒東西投就等於沒績效——

那,這個投資單位就等著解散吧。


然而,就像剛剛起步的新創經常找不到投資人一樣,創投在還沒闖出名號前,也同樣面臨現實:一開始,沒有人會主動找你,你得想辦法讓自己值得被找到,記住一句話:「先堅持從Outbound開始努力,就能得到Inbound的果實」


這也是為什麼,每一位成功投資人背後,都有一套屬於自己的 deal flow策略!



ree


什麼是 Deal Flow?一個不只是「案源」的概念

Deal Flow(案源流) 指的是「潛在投資機會的進入流程」,也就是你接觸、認識並最終可能投資的新創。這並非只是「看到多少案子」,而是「建立一條穩定且有品質的案源管道」,是創投能力的具體展現。


Deal Flow依照「案子進來的方式」分為兩種,最理想的情況就是兩種 flow 並行,形成一個持續轉動、滾雪球式成長的 deal flow flywheel(什麼是飛輪效應?)。


Outbound Flow:投資人自己尋覓好案子

剛剛起步的投資人,必須先向圈內證明「你是值得新創信任的投資人+你真的懂行」,累積出口碑後就會越來越順利!


你可以這麼做:

  • 出席各種創業競賽、pitch 活動、Demo Day、創投小聚,以此主動觀察新創團隊

  • 主動 reach out 喜歡的產品創辦人

  • 拿起電話或社群私訊 cold message(也就是陌生開發的訊息)

  • 透過社群、資料庫搜尋感興趣的新創並主動建立連結

  • 鏈結專業創投或產業社群,關注創業論壇、新產品發布評比、大學創業競賽等,這些途徑有機會發現尚未曝光的早期潛力新創


Inbound Flow:創辦人主動找上門

投資人和新創最喜歡的模式,當已經經營出一點名氣、有成果可以證明自己,就能讓創辦人願意主動把自己推薦給投資人。


常見的形式如:

  • Cold email

  • LinkedIn訊息

  • 朋友引薦(創業圈口耳相傳的推薦)

  • Demo Day(活動認識的創辦人主動 follow-up)

  • PR 媒體報導後主動聯絡


Deal Flow 為什麼這麼重要?

創投的本質其實不是選出最好的公司,而是優先看到那些最有潛力的公司。


創投圈的黃金法則:你看到的案子品質,決定你未來績效的上限。


當你有穩定又優質的 deal flow:

  • 你能早一步認識潛力新星(甚至在他們開始募資之前,搶先佔位)

  • 有更多可以選擇的 deal,這也代表你可以用更合理的估值進場

  • 當競爭變得激烈,你會更容易被 founder 列入「首選投資人」,好處優先拿!


Deal Flow 是怎麼「滾起來」的?

前期最難,但一旦啟動就會越滾越快,這也是創投圈常說的「flywheel effect」:

  1. 前期你必須主動出擊(outbound)

  2. 慢慢建立聲譽與可信度

  3. 當你被視為 helpful / knowledgeable / accessible 的投資人,Inbound 就會開始出現,而一個好案子建立的口碑就會帶來更多好案子


重點是:你是否願意為 founder 背書、是否真誠地幫助過他人、給予過真正有建設性的建議,這會直接決定你之後的案子品質,這是創投圈的正向循環,也是之所以創業家會秉持「互助精神」的原因。



每個人的 Deal Flow Style 不一樣:找到你自在的方法最重要

所以,具體該怎麼經營?這不是敷衍或雞湯,而是真的沒有標準答案。只有根據自己的資源、性格、強項,選擇適合的經營方法,這條路才走得長遠。


以下是三種常見的策略:


「人」為核心的 Deal Flow:只相信最厲害的創辦人,也只幫他們介紹的人背書
  • 鎖定那些你真心欣賞、信任的創辦人或業界人物

  • 長期關注他們的朋友、團隊成員、推薦的案子

  • 如果你能成為他們願意推薦的投資人,就能建立最好的案源流


適合誰?

人脈深、眼光準、關係網絡廣泛的人。

你不需要認識很多人,但你認識的人必須值得信任,你可以試著先從同產業深耕多年、共事已久的夥伴甚至客戶開始。


「專業」為核心的 Deal Flow:成為某個產業的知識型投資人

  • 聚焦 1~2 個產業領域(如 AI、FinTech、生技...)深入鑽研

  • 定期發表產業文章、舉辦活動、做 podcast 乃至成為受邀講者、新創顧問等

  • 最後就能吸引該領域的創業家、早期新創主動與你接觸


適合誰?

對特定產業、主題有強烈興趣,喜歡深耕、分享、產出內容的人。


「社群」為核心的 Deal Flow:積極經營你的個人品牌及活動曝光
  • 積極參加 meetups、線上社群、論壇、研討會、黑客松

  • 主動 reach out 自己欣賞的創辦人,甚至發送 cold message、請吃飯

  • 經營個人品牌及LinkedIn,不一定要很高調,但要讓人知道你是誰


適合誰?

喜歡建立人際連結、社交能量強、不怕被拒絕的人。



結語:Deal Flow 不是你看到了好的投資標的,而是他們願不願意主動找上你

Deal Flow 經營的本質,從來不是等,而是「主動設計」,設計一套讓創業者、團隊、機會可以自然流向你的方式。你接觸的每一位 founder、出席的每一場活動、發出的每一篇內容,都可能是你 deal flow flywheel 的下一圈推力。


與其死守 CRM 或等人介紹,先問問自己:「我有沒有讓人想主動把好案子介紹給我?」


如果答案還不是,那就想想下面三個問題:

  • 你有幫助過誰嗎?

  • 你在什麼領域最能提供價值?

  • 你是否有東西能夠證明自己值得信任?


都沒有的話,不妨先試著寫一篇你的專精領域的觀察、或主動 cold message 一位你欣賞的創辦人開始對話,讓答案變成是吧!

留言


Copyright © 2022   IP² Launchpad , Taiwan Innovation Finder, i2i @Startup Terrace All Rights Reserved.

bottom of page